國際社會似乎終於開始關注尼日利亞基督徒的苦難境遇。
針對尼日利亞基督徒的暴力襲擊相關視頻、報導和數據在網路瘋傳,各國政府已予以關注,尼日利亞官員作出回應,全球社交媒體和網站上也展開了慣常的輿論交鋒。
但在喧囂與虛假信息中,
真相始終存在:尼日利亞是世界上對耶穌的跟隨者最暴力的地方。
當社交媒體被各種帖文與反饋淹沒時,我們容易忽略這個基本事實。因此必須清晰認知尼日利亞現狀,並幫助更多人打破沉默。
以下是關於尼日利亞真相的十個關鍵點:
一、基督徒確成襲擊目標⋯
多個伊斯蘭極端組織已在尼日利亞扎根,尤其盤踞在穆斯林佔多數的北部地區。博科聖地與伊斯蘭國西非省(ISWAP)便是其中代表。ISWAP 與十年前肆虐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極端組織同根同源。
這些組織均企圖建立僅容納其極端教義的伊斯蘭國家。
近年,更多鮮為人知的伊斯蘭武裝組織開始活動,向新的地區推進並向南滲透。此外,
富拉尼族的激進武裝分子在中部地帶肆虐,而該區域主要居住著基督徒。暴力規模觸目驚心:2019至2023年間記錄的基督徒死亡案例中,55%屬富拉尼武裝所為。
這些組織掀起的血腥浪潮導致每年數千人喪生,數百萬人流離失所,許多難民棲身於條件惡劣的臨時營地,無法返回家園。
二、⋯ 但暴力事件是區域性的
這種程度的暴力事件並非發生在尼日利亞全境,主要集中在北部。南部基督徒(如聚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大城市拉各斯的群體)尚無需每日為信仰擔憂。但隨著暴力逐漸向基督徒為主的南部州蔓延,這種平靜正被打破。
三、宗教衝突兼具複雜成因
在尼日利亞的衝突中,各種因素錯綜複雜。權力爭奪是關鍵因素,極端分子渴望掌控土地與人民。貧困則成為伊斯蘭組織招攬成員的溫床。
對以游牧為生的富拉尼人而言,氣候變化導致的資源匱乏,驅使他們向南尋找牧場,而基督徒擁有大部份農田的事實加劇了矛盾。
但必須正視的是,部份富拉尼部落已被主張鎮壓異教徒(基督徒)的暴力極端思想侵蝕,這使得宗教成為暴力衝突的核心要素。
四、針對性逼迫證據確鑿
儘管尼日利亞政府極力否認,
數據卻揭示出明確模式。博科聖地與ISWAP多次公開聲明以基督徒為攻擊目標。許多倖存者告訴我們,富拉尼武裝分子襲擊時,不僅高呼「真主至大」,更叫囂「要消滅所有基督徒」。
非洲宗教自由觀察組織 (Observatory for Religious Freedom) 煞費苦心地收集了該地區平民暴力和死亡數據,趨勢顯而易見:鑑於北部各州穆斯林與基督徒的人口比例,被極端分子殺害的基督徒比穆斯林更多。事實上,基督徒遭極端分子殺害的概率實際是穆斯林的6.5倍,被綁架概率亦高達5.1倍。這並非否定穆斯林的苦難,而是揭示基督徒面臨的額外風險。
北部法治癱瘓使情況惡化。2019至2023年間超過2萬人遭綁架,贖金交易成為資助極端組織的產業鏈。眾所周知,許多綁匪會把任何能夠付出贖金的人當作目標。但他們發現,基督徒(尤其是宗教領袖)能索取更高贖金,使其成為特定目標。
五、危機正在非洲蔓延
極端伊斯蘭暴力正肆虐撒哈拉以南多國。從東部的蘇丹、厄立特里亞,西部的尼日爾、布基納法索,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,直至南部的莫桑比克,伊斯蘭武裝分子和激進犯罪集團正利用當地衝突、動盪與貧困擴張勢力。雖然動機各異,但
其共同目標都是通過極端伊斯蘭思想控制整個非洲地區,逼迫基督徒及其他不歸順者。
尼日利亞無疑是這場風暴的中心。若無視數百萬人流離失所,整個非洲大陸都將承受巨大衝擊。
六、必須聆聽受難者的呼聲
與其遠距離討論數據,不如傾聽親歷者的聲音。
倖存者講述著博科聖地與ISWAP的暴行,這些組織多次公開並反覆揚言要清除國內的基督徒與異教徒。被綁架者回憶時說:「綁匪告訴我們『要是穆斯林就不會受這種苦』,說只要宣稱自己是穆斯林就能結束折磨。」
七、停止術語爭論,即刻採取行動
自從暴力事件的新聞在網路上傳開後,許多人都在討論基督徒所遭受的苦難是否構成「種族滅絕」。「種族滅絕」是一個容易引起情感衝擊的議題。根據國際法,構成種族滅絕需滿足嚴格條件,不僅需要大規模屠殺證據,更要證明施暴者意圖毀滅特定民族、族裔、種族或宗教群體。這舉證門檻極高。
更重要的是「種族滅絕」的認定將觸發政府介入義務,導致討論重心從實際行動轉向術語爭辯。顯然,無論稱之為種族滅絕、民族宗教清洗或反人類罪,博科聖地、ISWAP和富拉尼武裝都已構成國際犯罪。聯合國等機構應開展調查,但絕不能因此延誤緊急援助。
當下就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,數千人遭受殺害,我們需要的是打破沉默並施行救助,而非等待術語定論。
八、媒體報導存在偏差
媒體未必故意忽視暴力事件,事實上西方世俗媒體已開始關注尼日利亞基督徒遭遇(基督教媒體則持續報導多年)。但許多記者輕易採信政府「暴力非關宗教」的說辭,例如將富拉尼武裝襲擊描述為「農牧民間衝突」(而非配備自動武器的武裝分子對無防備基督徒村莊的針對性襲擊)。
九、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
政府雖曾逮捕起訴博科聖地與 ISWAP 成員,但對富拉尼武裝的打擊力度明顯不足。
民眾不相信施暴者會受到懲戒,多年來,數百名嫌疑犯被捕後大多未經審判即獲釋。
若國家不能堅決懲治違法者,尼日利亞憲法第33條保障的生命權將形同虛設。這種有罪不罰的文化只會助長暴力,侵蝕法治根基。
十、你我能帶來改變
是時候打破對尼日利亞屠殺的沉默了!請參與敞開的門【非洲興起發光】運動,簽署要求安全保障、公義與重建的請願書。
通過聯署請願發出呼聲,促使國際社會關注並採取行動。請為尼日利亞及其政府祈禱,為那些因跟隨耶穌而身處險境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弟兄姊妹祈禱。
若已簽署,請分享給你所在教會、親友,我們的目標是到2026年收集全球一百萬簽名,屆時將向聯合國、歐盟、非洲聯盟及其他地方政府與決策機構遞交請願書。